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2001年第4号

时间:2024-06-16 08:16:4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22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2001年第4号

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2001年第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2001年第4号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决定,自2001年6月22日起,对报关进口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空调加征100%特别关税。
特此公告。

附件1
征收特别关税的计算公式:
关税=关税完税价格×进口关税税率
特别关税=关税完税价格×特别关税税率
进口环节消费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完税价格×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
进口环节消费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特别关税)/(1-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
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完税价格×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
进口环节增值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特别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

附件2

征收特别关税商品税号和具体商品名称清单
------------------------------------------
|商品类别| 税则号列 | 商 品 名 称 |
|----|--------|--------------------------|
| |87021091|≥30座大型客车(柴油型) |
| |--------|--------------------------|
| |87021092|≥20座,但≤29座的客车 |
| |--------|--------------------------|
| |87021093|≥10座,但≤19座的客车 |
| |--------|--------------------------|
| |87029010|≥30座大型客车(非柴油型) |
| |--------|--------------------------|
| |87029020|≥20座,但≤29座的客车(非柴油型) |
| |--------|--------------------------|
| |87029030|≥10座,但≤19座的客车(非柴油型) |
| |--------|--------------------------|
| |87032130|排气量≤1L的小轿车 |
| |--------|--------------------------|
| |87032190|排气量≤1L其他车辆 |
| |--------|--------------------------|
| |87032230|1L<排气量≤1.5L的小轿车 |
| |--------|--------------------------|
| |87032240|1L<排气量≤1.5L的越野车 |
| |--------|--------------------------|
| |87032250|1L<排气量≤1.5L,≤9座的小客车 |
| |--------|--------------------------|

|汽 车|87032290|1L<排气量≤1.5L的其他车辆 |
| |--------|--------------------------|
| |87032314|1.5L<排气量≤2.5L的小轿车 |
| |--------|--------------------------|
| |87032315|1.5L<排气量≤2.5L的越野车 |
| |--------|--------------------------|
| |87032316|1.5L<排气量≤2.5L,≤9座的小客车 |
| |--------|--------------------------|
| |87032319|1.5L<排气量≤2.5L的其他车辆 |
| |--------|--------------------------|
| |87032334|2.5L<排气量≤3L的小轿车 |
| |--------|--------------------------|
| |87032335|2.5L<排气量≤3L的越野车 |
| |--------|--------------------------|
| |87032336|2.5L<排气量≤3L,≤9座的小客车 |
| |--------|--------------------------|
| |87032339|2.5L<排气量≤3L的其他车辆 |
| |--------|--------------------------|
| |87032430|排气量>3L的小轿车 |
| |--------|--------------------------|
| |87032440|排气量>3L的越野车 |
| |--------|--------------------------|
| |87032450|排气量>3L,≤9座的小客车 |
------------------------------------------

------------------------------------------
|商品类别| 税则号列 | 商 品 名 称 |
|----|--------|--------------------------|
| |87032490|排气量>3L的其他车辆 |
| |--------|--------------------------|
| |87033130|排气量≤1.5L的柴油型小轿车 |
| |--------|--------------------------|
| |87033140|排气量≤1.5L的柴油型越野车 |
| |--------|--------------------------|
| |87033150|排气量≤1.5L,≤9座的柴油型小客车 |
| |--------|--------------------------|
| |87033190|排气量≤1.5L的柴油型其他车辆 |
| |--------|--------------------------|
| |87033230|1.5L<排气量≤2.5L的柴油型小轿车 |
| |--------|--------------------------|
| |87033240|1.5L<排气量≤2.5L的柴油型越野车 |
| |--------|--------------------------|
| |87033250|1.5L<排气量≤2.5L,≤9座的柴油型小客车 |
| |--------|--------------------------|
| |87033290|1.5L<排气量≤2.5L的柴油型其他车辆 |
| |--------|--------------------------|
| |87033330|排气量>2.5L柴油型的小轿车 |
| |--------|--------------------------|
| |87033340|排气量>2.5L的柴油型越野车 |
| |--------|--------------------------|
| |87033350|排气量>2.5L,≤9座的柴油型小客车 |
| |--------|--------------------------|
| |87033390|排气量>2.5L的柴油型其他车辆 |
| |--------|--------------------------|
| |87039000|装有压燃式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机动车辆 |
| |--------|--------------------------|

|汽 车|87042100|柴油型其他小型货车 |
| |--------|--------------------------|
| |87042230|柴油型其他中型货车 |
| |--------|--------------------------|
| |87042240|柴油型其他重型货车 |
| |--------|--------------------------|
| |87042300|柴油型的其他超重型货车 |
| |--------|--------------------------|
| |87043100|汽油型≤5吨的其他货车 |
| |--------|--------------------------|
| |87043230|5吨<汽油型≤8吨的其他货车 |
| |--------|--------------------------|
| |87043240|汽油型>8吨的其他货车 |
| |--------|--------------------------|
| |87049000|装有其他发动机的货车 |
| |--------|--------------------------|
| |87051021|最大起重重量≤50吨的全路面汽车起重车 |
| |--------|--------------------------|
| |87051022|50吨<最大起重重量≤100吨的全路面汽车起重车 |
| |--------|--------------------------|
| |87051023|最大起重重量>100吨的全路面汽车起重车 |
| |--------|--------------------------|
| |87051091|最大起重重量≤50吨的其他汽车起重车 |
| |--------|--------------------------|
| |87051092|50吨<最大起重重量≤100吨的其他汽车起重车 |
| |--------|--------------------------|
| |87051093|最大起重重量>100吨的其他汽车起重车 |
| |--------|--------------------------|
| |87054000|机动混凝土搅拌车 |
------------------------------------------

------------------------------------------
|商品类别| 税则号列 | 商 品 名 称 |
|----|--------|--------------------------|
|手持和车|85252022|手持(包括车载)式无线电话机 |
|载式无线| | |
|电话机 | | |
|----|--------|--------------------------|
| |84151000|独立窗式或壁式空气调节器 |
| |--------|--------------------------|
| |84152000|机动车辆上供人使用的空气调节器 |
| |--------|--------------------------|
| |84158110|制冷量≤4千大卡/时热泵式空调器 |
|空 气 |--------|--------------------------|
| |84158120|制冷量>4千大卡/时热泵式空调器 |
|调节器 |--------|--------------------------|
| |84158210|制冷量≤4千大卡/时的其他空调器 |
| |--------|--------------------------|
| |84158220|制冷量>4千大卡/时的其他空调器 |
| |--------|--------------------------|
| |84158300|未装有制冷装置的空调器 |
------------------------------------------


2001年6月21日

  【案例简介】2001年6月,陈某为从事混凝土生产销售活动,虚报注册资本1000万元,成立了某商品混凝土公司,自任法定代表人。2003年9月,又将注册资本虚增至4278万元,并将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他人,但实际经营活动均由其一人负责。
  
  公司成立后,由于缺乏经营资金,陈某采用以支付4%-8%月息的方式,向他人募集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由于产生的利润不足以偿还借款的本金及利息,加之盲目对外投资,及未及时回笼货款,致使公司至2004年5月已负债累累、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经营活动也被迫陷入停顿。经司法审计,该公司总资产3433万余元,总负债5395万余元,净资产为负1961万余元。
  
  为归还高利贷本息,陈某指使其妹陈某某以公司的名义,继续以支付高息方式进行非法集资。陈某某在明知公司已濒临破产的情况下,仍以公司经营、投资缺少资金为由,故意隐瞒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并以支付4%-8%的月息为诱饵,采用开具远期支票作为还款保证,到期无法归还时,则先支付部分利息,再更换还款支票,以此拖延还款期限的方法,向江苏省姜堰、盐城地区等地在沪经商、务工人员大量非法集资。经司法审计,2004年5月至8月,陈某、陈某某采用上述方法,共向任某、王某、沈某等85人骗取资金共计3518.67万元,除归还借款人利息330.54万元外,余款中大部分被用于归还先前的债务。
  
  该案以集资诈骗罪起诉后,法院分别判处陈某无期徒刑、陈某某有期徒刑十年。
  
  【分歧意见】关于本案的定性,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有两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两被告人于2004年5月至8月期间,为偿还对外债务,以某商品混凝土公司等名义,在向不特定的八十余名被害人非法募集资金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对外投资事实,隐瞒该商品混凝土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真相,又许以高额利息为诱饵,骗取钱财,且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故应当以集资诈骗罪认定。
  
  第二种观点认为,上述定罪意见割裂地看待了全案犯罪事实。两被告人于2004年5月至8月向八十余名不特定公众非法募集3518万余元资金的过程中,虽然使用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诈骗方法,但是其将上述所募集的资金主要归还了其前期所募集资金用于经营生产而产生的经营债务,在此过程中,两被告人无恶意挥霍、占有该3518万余元的行为,而且还将其中330万余元作为利息返还给出资人。其从2001年6月至2004年5月采用高息,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本身就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征,该二人在2004年5月至8月实施的行为,只是其前期募集资金行为的延续,从本质上而言,未有改变,故仍应当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原文观点】该案被告人的行为性质,在不同时间阶段是不同的。
  (一)、2001年6月至2004年5月期间,被告人陈某募集资金的行为性质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该节事实由于相关当事人经济获利原因,拒绝提供相关证言及其他证据,无法证明陈某募集资金的确切数额,在提起公诉时,公诉机关未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认定。
  
  (二)、2004年5月至同年8月期间,被告人陈某、陈某某继续向他人募集3000余万元资金,用于归还债务的行为,虽然与前期募集资金的行为,在外在表现上相同,但其实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第一,两被告人在向他人募集该3000余万元资金的过程中,使用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诈骗方法。在该过程中,两被告人向众多被害人编造、虚构募集资金理由是某商品混凝土公司经营缺少资金,以及外投资缺少资金,承诺将募集资金用于公司经营及投资,而隐瞒了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已被迫停顿的实际经营状况,以及将所募集资金实际用于归还债务的真实用途,而采用支付高额利息为诱饵,获取被害人资金。
  
  第二,两被告人在向被害人非法募集资金过程中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在案证据已经证明,涉案的3000余万元中,大部分是由陈某指使其妹用于归还2004年5月之前,以高息募集资金的本金和利息,其余部分用于归还该商品混凝土公司在其以前经营中对外产生的债务,结合该商品混凝土公司已负债累累、濒临破产、资不抵债的实际经营状况,排除了以后归还被害人上述非法募集3000万余元资金的可能。
  
  基于上述两点理由,本案两名被告人在向被害人非法募集资金的过程中,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使用了诈骗方法,应以集资诈骗罪认定。
  
  
【笔者观点】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笔者建立一个数学模型进行剖析。
  数学模型参数设定:假定陈某自即2001年6月注册成立公司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000万元,全部投入生产经营,每月利率为4%,设定每月利润数(除高利贷利息外其他成本和税费全部扣除)每月10万元,利润不足偿付利息数部分通过增加集资债务,扩大集资规模解决。这里先假定陈某自第一个月后投资1000万元后不再扩大投资规模,到2004年5月之前,资金链都没有出现问题,顺利集资还本付息,此后第37个月陆续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形,范围逐步蔓延,集资人为了能筹集到资金开始提高月利率至8%,到2004年8月无法筹资还本付息而案发。单位:万元。
  
  模型数据说明:集资数*月利率4%=当月应付利息数,设定每月(除利息外)的利润数为10万元,当月应付利息数—当月利润数+当月集资数=下月应集资数。
  
月份数:1 2 3 4 5 6 7 8 9
利润数: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利息数:40 41.2 42.45 43.75 45.10 46.50 47.96 49.48 51.06
集资数:1000,1030,1061.2,1093.65,1127.40,1162.50,1199.00,1236.96,1276.44,

月份数: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利润数: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利息数:52.70 54.41 56.18 58.03 59.95 61.95 64.03 66.19 68.44
集资数:1317.50,1360.20,1404.61,1450.79,1498.82,1548.77,1600.72,1654.75,1710.94,

月份数: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利润数: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利息数:70.78 73.21 75.73 78.36 81.10 83.94 86.90 89.98 93.18
集资数:1769.38,1830.16,1893.37,1959.10,2027.46,2098.56,2172.50,2249.40,2329.38,

月份数: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利润数: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利息数:96.50 99.96 103.56 107.30 111.19 115.24 119.45 123.83 128.38
集资数:2412.55,2499.05,2589.01,2682.57,2779.87,2881.06,2986.30,3095.75,3209.58,

关于转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为从事标准化工作20年以上的工作人员颁发荣誉证书的通知》的函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烟科监函[2004]22号

关于转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为从事标准化工作20年以上的工作人员颁发荣誉证书的通知》的函




行业各直属单位科技工作主管部门:
  为增强标准化工作者的工作荣誉感,进一步做好标准化工作,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标委)决定,在2004年第35届“世界标准日”庆祝活动期间,为从事标准化工作20年以上的工作人员颁发荣誉证书。现将国标委《关于为从事标准化工作20年以上的工作人员颁发荣誉证书的通知》(国标委办函[2004]51号)转发给你们,请你们按照通知要求,抓紧组织烟草行业符合条件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及时申报。申报人员要详细填写《从事标准化工作20年以上人员情况审核表》,并经省级局(公司)或工业公司审核盖章后于本月16日前上报至国家局科教司标准化处,联系人:辜菊水,电话:010-63605683,传真:010-63601480。

  附件:国标委《关于为从事标准化工作20年以上的工作人员颁发荣誉证书的通知》(国标委办函[2004]51号)



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教育司


二〇〇四年九月六日




国标委办函[2004]51号



关于为从事标准化工作20年以上的工作人员颁发荣誉证书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集团公司,认监委,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国标准化协会,国家质检总局有关直属挂靠单位:
  为增强标准化工作者的工作荣誉感,进一步做好标准化工作,经研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决定,在2004年第35届"世界标准日"庆祝活动期间,为从事标准化工作20年以上的工作人员颁发荣誉证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方式方法:采取个人自愿申报,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颁发荣誉证书的办法进行。
  二、申报范围和条件:凡目前在职在岗从事标准化工作并同时符合下列两项条件的均可申报:
  (一)截止到2004年9月底,从事标准化工作时间累计20年以上(含20年);
  (二)目前从事标准的制修订、文献加工、信息情报、技术研究和标准化管理等具体工作。
  三、申报时间: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至9月20日止。
  四、有关要求:
  (一)请各单位积极组织本部门、本地区和本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及时申报;
  (二)申报人员要详细填写《从事标准化工作20年以上人员情况审核表》(请登录国家标准委网站www.sac.gov.cn工作栏目下载《审核表》电子版),特别是个人工作简历部分,要将工作或职务变动情况逐一列明;
  (三)上报的《审核表》要经过本单位人事部门初审合格并签署意见后加盖本单位公章;
  (四)除国资委管理的企业外,其它企业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组织审核、上报申报材料;
  (五)省以下质检系统人员的申报材料,分别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直属检验检疫局负责审核、报送;
  (六)各单位要于2004年9月25日前将审核合格的申报材料寄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邮编:100088)。
  联系人:石宝祥、杜永生;
  联系电话:010-82260690、82262590;
  传真:010-82260691。

  附件:《从事标准化工作20年以上人员情况审核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二○○四年八月十七日


  附件:

从事标准化工作20年以上人员情况审核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单位名称
  现任职务、职称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工作简历
  本单位人事部门初审意见
  本单位意见
  年 月 日(盖章)
  省级主管单位审核意见
  年 月 日(盖章)
  国家标准委审核意见
  年 月 日(盖章)

  年 月 日(盖章)